社科

全面改革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作者: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 苏剑     时间:2015-12-15

 
 

近来,关于中国经济是否能够可持续增长的问题,国内外学术界和社会各界都展开了热烈讨论。尤其是关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共识形成之后,看空中国经济的观点越来越流行。但这些讨论基本上都是从供给的角度来进行的,也就是主要围绕潜在增长率的变化来展开讨论。实际上,不管中国未来的潜在增长率如何,中国未来每年面临的问题都将是产能过剩。因此,约束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来自需求一边。本文就从需求一边看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前景。
 
本文认为,经济的长期健康增长需要总供给和总需求同步增长,因此,优质需求的增长就是经济长期健康增长的基础。所谓的“优质需求”,就是边际效用或者边际收益率较高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本文分析了中国未来优质消费需求和优质投资需求的潜在来源和规模,最后指出,改革是把这些潜在的优质需求变为现实的必由之路。
 
一、优质需求的长期增长是经济长期健康增长的关键
 
在目前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中,主要是把需求放在短期框架内考虑,几乎没有从长期考虑需求的。目前所谓的“长期经济增长理论”,实际上是关于“生产能力”或者“潜在产出”长期增长的理论,对于需求的长期增长基本上没有涉及。即使一些经济增长模型涉及需求,也是假定长期内供求总会实现均衡,因而对需求的长期增长不予深入讨论。但不管怎么说,经济的长期增长需要需求和供给同步增长;如果需求的增长跟不上供给的增长,就会出现生产过剩的危机;反过来,如果供给的增长跟不上需求的增长,就会出现通货膨胀,或者商品短缺的危机。
 
所以长期来看,需求必须能够增长。但一个经济要想长期健康增长,需求必须是优质需求。所谓的“优质需求”,指的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较高的边际效用或者给投资者带来较高的预期投资收益的需求。比如说,一个经济中消费需求的增长是因为新产品的出现引发的新的消费热点,这种新产品消费的边际效用一般较高,因此就属于优质消费;或者一个经济中投资的增加是因为有了更好的投资机会,因而可以得到更高的预期投资收益率,这种投资也是优质投资。
 
相反,目前流行的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通过降低消费的边际效用(如果政策针对的是消费)和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来刺激需求的,因此刺激出来的都是劣质需求。以货币政策为例,货币政策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投资,但随着利率的降低,预期收益率更差的项目被采用,因此投资的质量越来越差。最后,一旦由于某种原因利率上升,这些项目就会亏损,相关贷款就会成为不良贷款,规模一大就会引发金融危机。
那么从长期来看,中国是否存在潜在的优质需求?其规模有没有可能保证中国的长期增长?我认为从需求一边看,中国不缺优质需求。我们分别从消费和投资两个方面来看。
 
    二、中国优质消费的来源
 
从全球经济的角度看,优质消费的来源最终是地球上从未有过的新产品的开发,这对于处于全球科技前沿上的发达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来说是不可回避的。但对于中国来说,我国经济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我国不处在世界科技前沿上,我国目前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不论从科研能力还是财力看都不能大规模从事这种新产品的开发。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我国优质消费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四个:人口政策调整、消费升级、对内对外开放和促进有效供给。
 
(一)人口政策调整
 
人口政策的调整能够带来优质消费。原因就在于中国未来将面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问题,并将对社会保障体系产生巨大压力,而增加生育可以缓解这些问题。新出生的儿童会立即带来消费的增加,但在大约20年后才能导致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因此,生育政策的调整短期内刺激需求,长期内刺激供给。
目前中国已经决定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以后中国的人口政策将继续松动,最终在老龄化和社会保障的压力下将不得不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虽然我认为中国应该立即彻底取消计划生育政策,并转而鼓励生育,但从目前中国的现实来看,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就将在长期内对中国的消费产生影响。
 
(二)消费升级
 
中国即使在人口不变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消费升级来产生优质消费。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中国和美国老百姓生活水平的差别,跟这个差别对应的就是中国和美国的消费的差别,消费的这种差别就是中国今后消费升级的方向。目前中国的人均GDP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大概是美国的四分之一,因此,如果中国人的生活水平能够赶上美国,那就意味着,中国经济还有翻两番的空间,也就是可以以7%的速度发展20年。这个空间是很明白的,实实在在存在的,除非假定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永远赶不上美国。
    观察一下中美经济的情况,可以发现中美消费的差别主要在高端服务业方面。在实物商品方面的消费方面中美其实差别不是很大了,差别最大的就是高端服务的消费。高端服务的消费包括医疗保健、教育、法律、文化娱乐、旅游、研发、金融、政府服务等等。目前中国老百姓在这些产品的消费方面恰恰是非常不足的。
 
(三)对内、对外开放
 
开放可以增加消费品的种类。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理、或者不同的文化,总会创造出一些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消费品。比如,四川人发明了川菜,而陕西人则以面食见长;如果两个省份互相封闭,那么每个省份就只有自己的特色食品可以享用,陕西人吃不到川菜,或者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这种食品,四川人也一样;而一旦互相开放,就可以品尝到另外一种风味,这无异于增加了每个省份的老百姓能够消费的产品的种类。旅游也一样。有人说过,“所谓旅游,就是从你呆腻的地方去别人呆腻的地方看看”,在“你呆腻的地方”,各种风景、食品等等消费品对你的效用已经很低,你已经“呆腻”,意味着边际效用是0了;而“别人呆腻的地方”,对你来说还没有体验过,边际效用很高,因此,旅游提高了旅游者的效用和福利。所以开放本身就让人们能够享受异样的风光、异样的美食、异样的文化、异样的风情,这是消费品种类的增加,给人们带来的是高效用的消费品。
 
(四)促进有效供给
 
即使不考虑上述因素,我国扩大消费也有很大空间。看看中国消费者在国外消费的情况就知道中国居民的消费潜力有多大。中国消费者到了日本能把人家的马桶盖买光,到了欧洲能把人家的奢侈品清空,到了香港能买的香港人买不到奶粉,到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能让当地人买不起房子。这些都说明中国老百姓不缺需求,缺的是有效供给。
中国消费者需要质量可靠的商品,但对中国自己的产品却缺乏信任感。中国的小孩需要奶粉,中国的奶粉生产能力也不缺,但国产奶粉我们却不敢给小孩吃,但凡家庭有支付能力都愿意给孩子吃进口奶粉。同样的产品,哪怕是中国货,在国外市场的质量都比国内好,价格也比国内低。如果中国企业能够生产出中国消费者信得过的产品,或者拿出为国际市场生产的态度来满足国内市场,就可以把中国消费者对进口货的部分需求转换为对国内产品的需求。这也是优质需求---试想一下,老百姓出国购买的产品怎么可能是劣质需求即边际效用较低的需求?

三、中国优质投资的来源
 
优质投资是能够给投资者带来较高的预期收益率的投资。要想保证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在扩大投资时,就必须保证投资的质量。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刺激投资时,是通过降低投资成本来进行的,因此刺激出来的投资必然是劣质投资。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投资。
要想刺激优质投资,就必须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投资机会。就目前的中国经济而言,好的投资机会来源有三个,一是自主创新,二是产业升级,三是生态文明建设。
 
(一)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的道理不言自明,也是许多人提倡的。但我认为,我国目前距离世界科技前沿还较远,同时,从科研实力和财力而言还不具备国际竞争力。但即使现在不具备国际竞争力,我国应该在自主创新方面加大投入也是应该的,当然,也可能在某些方面获得世界领先的成果。但要依靠这个来为经济提供足够的优质投资机会,估计在到达世界科技前沿前不能指望,即使有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二)产业升级
 
通过高端产业向我国的转移,产业升级的确能够为经济提供优质的投资机会。道理也不言自明,此处不多说。其中的投资规模也可能非常大。
 
(三)生态文明建设
 
 从投资一边看,中国现有的投资空间在急剧缩小。此前20多年,房地产投资对于拉动中国经济起了很大作用。有人对房地产投资提出批评,说中国此前20多年的发展过度依赖房地产投资。这种观点实际上是错误的,为什么呢?房地产投资有它自己的内在逻辑,尤其在二三十年之前,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状况、住房状况非常差的时候,住房需求就是中国居民最迫切的需求,那个时候住房对中国老百姓的边际效用很大,所以那时的房地产投资是优质投资,那个时候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就是符合当时老百姓的需求的。年房地产投资曾经占到中国GDP12%左右,这个规模是相当大的。现在,随着中国长期进行的大规模房地产开发,中国的住房市场基本上已经饱和;同时,在中国目前的人口状况及人口未来走势变动的背景下,房地产投资的前景已经越来越差。基建投资也一样,随着中国各种基础设施投资越来越多,投资规模也会慢慢减下来,目前虽然还有前途的,但基建投资增速在缓慢下滑,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因此,中国接下来想刺激投资,就需要找到一个不论从质量上还是从数量上都足以替代以前的房地产投资的项目。在我看来,中国倒是的确有这样的项目,就是生态文明建设,最典型的就是治理沙漠。治理沙漠是中国迟早要做的事情,且对国家有利无害。中国有17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治理沙漠需要大规模的投资。170万多平方公里的沙漠治理起来至少需要20年,投资规模是非常大的,从需求一边看,仅此一项就足以拉动中国经济再高速增长20年。
 
问题是怎么保证这种投资是优质投资。这个投资从哪儿来?当然不能靠政府,靠政府又要导致政府债务问题,所以如果靠政府投资治理沙漠,就会形成劣质投资。所以重要的是吸引民间投资从事这一工作,那就得给民间资金治理沙漠提供较高的收益率,这就需要设计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让民间资本愿意投资。我的建议就是用土地换投资,即用沙漠的长期使用权甚至所有权来吸引民间资本进入这一领域,一块沙漠谁治理好就给谁几百年的使用权甚至直接给所有权,如果在这个情况下激励还不够强怎么办?政府提供补贴。这样就可以在政府支出最少的情况下给民间资本提供较高的收益率,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形成优质投资。
为什么是优质投资呢?从国家角度来看,沙漠变成了良田或者其他形式的可以利用的土地;对民间资本来说在目前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这是很好的投资机会,可以取得高收益。政府付出原本就没有用的沙漠,获得的是治理好的土地和优质的生态环境;同时,现有的过剩产能得以消化,中国现在过剩产能就在钢铁、水泥这些行业,而治理沙漠时大量需要的恰恰是这些产品,这就正好可以把中国现在的过剩产能利用起来。所谓的“过剩产能”,是相对于需求而言的,一旦找到合适的需求,就不再是“过剩产能”。
四、改革是优质需求的保证和前提
 
从消费和投资的潜力来看,中国经济未来还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单纯看需求,中国经济再高速增长20年一点问题也没有。但要把这些潜力变成现实,中国需要全面深化改革。
 
(一)优质消费的扩大需要改革
 
1、人口政策调整需要改革配合
 
人口政策的调整会导致需求的增长,但仅仅人口政策的调整还不够。因为社会中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是为人服务的,因此新出生的人口将必然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必然要求相关领域的改革配套,因此中国今后要想鼓励生育,即使在目前的城镇化和户籍管理制度下,也需要进行人口管理体制的改革、教育体制包括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医疗体制改革、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及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等方面配合,否则鼓励生育的政策将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
 
2、高端服务业的发展需要改革
 
如前所述,高端服务业将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服务消费和商品消费方面存在两个大的差别,第一个差别就是服务的质量是没有客观标准的,完全取决于消费者的主观判断,也就是服务质量的好坏全看消费者是否满意。这跟实物产品的消费完全不一样,实物产品的消费是有客观标准的,肉眼无法辨别的可以通过仪器检测。但服务质量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消费者的主管判断。另外一个差别是,在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方面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比如说医疗服务,医生比病人当然信息要多得多。
由于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存在这两个特点,在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方面就可能出现比较多的纠纷。以医疗服务为例,在现在的中国,一个病人进了医院首先想到的是会不会被过度医疗,然后病人进了医院医生看着也害怕,他会想这个病人会不会伤害我。医患之间的不信任导致医患纠纷很多。
 
这样就意味着要想发展高端服务业,就必须提供一个良好的纠纷解决机制或者使纠纷消弭于无形的文化体制和道德体制。比如说,我们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国家治理体系,如果出现医疗纠纷这样的事,就通过良好的法律体系来解决,法律体系之外政府还要提供其他优质的服务,比如公平、正义、安全、秩序等等。目前的情况是,医疗纠纷出来了政府就要维稳,维稳往往是让医院和医生认输,哪怕是患者家属打了人、砸了医院也没事,这个显然意味着政府服务质量太差。在良好的国家治理体系之外,还要有良好的文化体系,也需要良好的道德体系,比如说职业道德,如果病人相信或者病人家属相信医生已经尽职尽责了,他可能就不会找事。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下一步最主要的发展方向的时候,对这种软的基础设施的需求就越来越强烈,这就逼迫我们国家要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这些东西。
 
3、对内、对外开放需要改革
 
对内开放的目的是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内大市场,从而扩大国内总需求。这就需要进行户籍管理制度、教育制度、人口管理体制、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各方面的全面改革。同时,也需要保证居民异地消费的安全和公平。以旅游为例,“青岛大虾”事件就是明显的欺诈行为,并且存在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且警察却没有提供应有服务的情况。这样的体制下这种优质消费需求就无法得到最大限度地实现,扩大消费的效果自然就不佳。
对外开放也一样。对外开放在扩大优质需求方面的主要渠道是旅游和出口。在旅游方面,要想最大限度地扩大这种优质消费,就不仅需要对国内市场进行大幅度的改革,打击各种欺诈行为,强化社会治安,确保游客的消费安全和人身安全,这跟对待国内游客一样;同时需要政府尽可能简化出入境和退税手续,为国际消费者提供尽可能提供各种便利。在刺激出口方面,同样需要保证中国产品的质量和消费安全,并尽可能简化出口的相关手续。
 
4、促进有效供给需要改革
 
要促进有效供给,首先需要法律体系的改革。以乳制品行业为例,由于质量得不到国内消费者的认可,国内的乳制品供给多为无效供给,要想把这种无效供给转化为有效供给,就必须加强监管、立法并加大处罚力度,确保国内乳制品的质量和国内消费者的消费安全。同时,也需要改革税制,使得国内消费者也能享受到外国消费者享受的那些优质产品,至少使得国产货在国内外一个质量、一个价,不出现国产货的国际价格低于国内价格这样的笑话。
 
(二)扩大优质投资需要改革
 
1、自主创新需要改革
 
产品创新是扩大优质需求的重要途径,虽然自主创新在目前还无法成为我国创新的主流,但毕竟还是有的,而且可以预见,自主创新在我国今后将越来越多。因此,要鼓励自主创新,就得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就要求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司法、执法方面都深化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同时,为了鼓励自主创新,在科技体制方面尤其是科技成果和科技人员的评价机制方面要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一个在中国连院士都评不上的“三无”科学家,在国际上却获得大奖,这足以说明中国的科技评价体系存在严重问题,这将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产生扭曲,降低科技资源配置的效率。另外,教育体制也应予以改革,以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2、产业升级需要改革
 
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是对应的,消费升级需要什么样的改革,产业升级也就需要什么样的改革。当然,除了消费升级需要的那些改革之外,面对不断升级的产业结构,生产的组织方式、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政府对相关市场的监管等流域也都需要改革。
 
3、生态文明建设也需要改革
 
如前所述,对中国扩大需求来说,治理沙漠不管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可以替代房地产投资。但这一政策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要想吸引民间投资去投资治理沙漠,就必须有足够强的激励,就是需要用长期土地使用权或者土地所有权来换取民间资本的投资;因此马上就面临一个问题,土地制度必须改革,至少沙漠土地制度必须改革,同时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同时,国家治理沙漠的领导和组织体制也需要改革,甚至需要行政区划的改革相配套。

五、改革是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综上所述,不管是从刺激优质消费还是刺激优质投资两个方面来看,中国都具有巨大的空间,因此可以保证中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快速增长。从消费方面来看,中国居民的生活水平远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因此在扩大消费方面中国创造巨大空间;同时人口政策调整、对内对外开放以及促进有效供给也都有助于刺激中国的优质消费需求。从投资方面来看,自主创新、产业升级、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拉动优质投资的巨大空间。

    但若想充分利用这一空间,中国就必须全面深化改革。不仅需要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的深化,还需要在人口政策、土地制度、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同时还需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以及文化体制的改革和道德体制的重建。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就成为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前提。

    (资料来源:《开放导报》2015年第6期)